地方财政与城投:黎明前最漆黑的夜

来自版块: 品牌
ico1453
ico20

因一些个人琐事,许久未提笔写关于地方财政与城投的内容,但实际上从未减少对地方债务的关注,也仍然持续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事务。因此,尽管近期负面舆论事件尘嚣不止,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当前的地方财政与城投实 ...

因一些个人琐事,许久未提笔写关于地方财政与城投的内容,但实际上从未减少对地方债务的关注,也仍然持续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事务。因此,尽管近期负面舆论事件尘嚣不止,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当前的地方财政与城投实际上正处于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漆黑是浓烈得吓人,但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成功渡过。



财政的改革与复苏

地方财政紧缩的根源是什么?这与经济周期有关,但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新一轮财权与事权重新分配过后,地方财政的财权与自主权都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并且伴随着2018年后的金融监管趋严持续收紧,使得地方财政的“紧日子”成为了近年来的常态。因此,我们在关注地方财政的同时,应当注意到的是,经济周期只是加速了地方财政的紧缩,曾经地方财政及其宽裕、近乎于无限信用的时刻才是非理性的状态。



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的紧缩并未降低地方在政府治理领域的责任,这也就使得地方政府在最为艰难的时刻、经济复苏的关键状态需要持续不断的支出,以支撑、兜底地方经济的基本格局,也需要维持地方城投与国有企业在债务压力下的稳定性,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但这种状态实际上只是地方财政复苏滞后与经济复苏的一种常态,短期的压力并非意味着地方财政与城投的风险蔓延,只是短期内流动性压力的体现。



当这种情况叠加今年金融监管系统的改革,造成的一定是短期内压力的持续与负面舆情的发生,但当我们冷静后观察基本面、研究地方经济的基础数据,会发现这不过是一种情绪,地方财政最为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只是黎明前的夜最为漆黑。



风险的处置与出清

当我们在谈论地方债务风险时,实际上我们讨论的远不止地方债务风险,而是更为复杂且危险的系统性 风险与金融风险。而随着2018年后金融监管与债务监管的持续,虽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体债务率仍然较高,但风险的危险与复杂程度早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也由此高层在今年初的会议上提出了“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的结论。



以各类非标城投债务为例,各类复杂的、隐性的非标债务在过去三年虽然雷声不断,但总体上来看还是得到了妥善的处置与风险控制,并未恶化扩展为整体风险事件;以及随着负面舆情的上升与金融监管的持续,地方政府与城投的整体债务率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与规模的适当下降。因此,从风险的角度看,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更坏的情况,整体预期已经在最深的底部,甚至可以说相比最危险的时刻有所回暖。



因此,地方财政与城投已经不存在实质上的根本性风险,也不再成为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未来要做的只是在存量里持续解决问题,不再是时刻引发危机的导火索。



持续逆周期的尾声

自2018年以来,我们一直处于逆周期的大环境中,财政与城投也因此成为了宏观政策应对周期的重要工具,也是托底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如在过去的三年内,地方财政大规模发行地方专项债券以托底固定资产投资与实物工作量;地方城投则成为疫情防控债、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载体。



而在当前的时刻,我们已经处于逆周期的尾声,无论是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还是地产等固定资产的周期,实际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回暖与触底反弹的趋势,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或许不应如此焦虑,应该给地方财政与城投更多一些的信心。毕竟,已经熬过了最为寒冷的冬天,距离春天来临,真的并不遥远。


luguo
路过
leiren
雷人
woshou
握手
xianhua
鲜花
jidan
鸡蛋
avatar
2023-5-25 10:58
  • 4000210821

热文

  • 3 天
  • 7天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