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AI 领域始终是焦点所在。近期,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一系列动作,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更是让 AI 芯片龙头英伟达的股价经历了一场 “过山车”。当地时间 1 月 27 日,英伟达股 ...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AI 领域始终是焦点所在。近期,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一系列动作,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更是让 AI 芯片龙头英伟达的股价经历了一场 “过山车”。当地时间 1 月 27 日,英伟达股价暴跌 16.86%,收于每股 118.58 美元,总市值一日蒸发 5900 亿美元,创史上最大单日个股市值蒸发纪录,这一惊人跌幅也让创始人黄仁勋的身家大幅缩水 210 亿美元。而引发这场动荡的背后,是 DeepSeek 在大模型领域的卓越表现。 尽管股价暴跌,英伟达对 DeepSeek 却给出了高度评价。当地时间 1 月 27 日,英伟达发言人表示:“DeepSeek 是 AI 领域的一项卓越进步,也是测试时间缩放(Test Time Scaling)技术的完美范例。DeepSeek 的工作展示了如何利用这种技术、广泛可用的模型以及完全符合出口管制的计算资源来创建新型号。” 这一评价不仅是对 DeepSeek 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揭示了当前 AI 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测试时间缩放技术是近来备受讨论的话题。AI 热潮和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 “缩放定律(Scaling Law)” 推动的,这是 OpenAI 研究人员在 2020 年提出的 AI 开发概念,通过扩展构建新模型所需的计算量和数据量来开发更好的 AI 系统。而测试时间缩放技术指出,如果一个已完成完整训练的 AI 模型在预测、生成文本或图像时投入更多计算资源帮助其推理,相较于一味地缩短运行时间,模型将输出更优质的答案。DeepSeek 正是巧妙运用这一技术,在大模型领域取得突破。 DeepSeek 系量化巨头幻方量化旗下大模型公司,1 月 20 日,该公司正式发布推理大模型 DeepSeek - R1。推出后不久,R1 就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开源的性质、大幅下降的售价和训练成本获得了广泛关注。据 DeepSeek 介绍,去年发布的 DeepSeek - V3 模型的预训练费用只有 557.6 万美元,在 2048 块英伟达 H800 GPU(针对中国市场的低配版 GPU)集群上运行 55 天完成。外界预估 R1 的训练成本也不会比 V3 高多少,或在 600 万美元上下。如此低的成本,却实现了高性能的大模型,这无疑让市场对 AI 科技巨头的估值产生了担忧。 在 AI 领域,OpenAI 和 Anthropic 等 AI 初创企业一直在与谷歌、Meta 等科技巨头围绕大模型展开激烈竞争,“大力出奇迹” 的 “烧钱” 模式成为了这些企业间流行的选项。而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对 “算力越多、能力越强” 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震动了上游概念股。如果 DeepSeek 的成功能够鼓励 AI 初创公司用更少的芯片构建强大的 AI 模型、并将它们更快地推向市场,那么英伟达的收入增长可能会放缓,因为大模型开发人员会复制 DeepSeek 使用数量更少且配置较低的 AI 芯片的策略。 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 Justin Post 在 27 日的报告中写道:“如果模型训练成本被证明可以大幅降低,我们预计,使用 AI 云服务的广告、旅游和其他消费应用公司将在短期内获得成本效益,而长期来看,超大规模 AI 的相关收入和成本可能会更低。” 投行韦德布什资深股票分析师 Daniel Ives 也表示,DeepSeek 使用英伟达性能较弱的芯片构建出的大模型足以媲美 OpenAI 的 ChatGPT 和 Meta 的 Llama 3.1,因此引起了美国科技股的波动。 不过,Ives 同时强调,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买入的机会:“这是另一个黄金买入机会,而不是恐慌的时候。只有英伟达能推出自主研发、可用于机器人和更广泛 AI 用例的芯片。DeepSeek 的大模型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不足以被视作威胁。为消费者使用推出具有竞争力的 LLM 模型是一回事,但推出更广泛的 AI 基础设施又是另一回事。” 从品牌公关的角度来看,英伟达在面对股价暴跌的情况下,依然对 DeepSeek 给出客观且积极的评价,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格局和胸怀。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维护其在行业内的形象,也避免了因负面情绪而引发的市场进一步恐慌。同时,英伟达的表态也为自身的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它承认了 DeepSeek 的技术进步,同时也暗示了自身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留下了伏笔。 对于 DeepSeek 而言,英伟达的高度评价无疑是一种强大的背书。这不仅提升了其品牌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的关注和期待不断增加,DeepSeek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成本、提升性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AI 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市场将密切关注美国科技巨头的业绩表现,以及他们在 AI 方面的资本支出。1 月末至 2 月初,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 将集中披露财报,英伟达也将在当地时间 2 月 26 日披露财报。这些财报数据将为我们揭示 AI 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大企业在面对 DeepSeek 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DeepSeek 的出现,为 AI 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它挑战了传统的 “烧钱” 发展模式,证明了在有限的资源下也能实现高性能的大模型。而英伟达的态度和市场的反应,则预示着 AI 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变革。未来,AI 行业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