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品牌公关】2023年9月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了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视频,内容涉及网红主播小杨哥在去年直播带货的牛肉卷并非“原切肉”,并指出该涉事电商公司“鲜多裕”因虚假宣传在今年7月被罚款50万元 ...
事件背景 【品牌公关】2023年9月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了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视频,内容涉及网红主播小杨哥在去年直播带货的牛肉卷并非“原切肉”,并指出该涉事电商公司“鲜多裕”因虚假宣传在今年7月被罚款50万元。根据王海的统计,共有4.2万名消费者因该事件被骗,按照“退一赔十”的法律规定,该公司需赔偿消费者4200万元。 事件经过 通过天眼查信息显示,涉事公司湖北鲜多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陈雨田。今年7月,该公司因虚假宣传被青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万元。处罚事由显示,去年12月,监管部门收到并受理了大量关于该公司销售疑似合成拼接肉的投诉举报。经过调查发现,涉事公司与三只羊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小杨哥”在直播中带货“鲜多裕澳洲谷饲牛肉卷4斤”,销售单价为89.9元,并确定产品执行标准为“原切肉”。 但实际情况是,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寻找生产厂家,并约定生产速冻调制食品。在直播中,小杨哥宣称该产品为原切肉而非调理肉,并使用了“不合成、不注水、不拼接、不腌制、零添加”的字样。这一系列宣传误导了消费者,使他们误以为购买的是高品质的“原切肉”产品。然而,经过查实,委托生产的“澳洲谷饲牛肉卷”配料中含有牛肉、水、复配水分保持剂等成分,明显不符合“原切肉”的标准。 舆情分析 舆情特点及传播路径 此次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一方面,网红主播小杨哥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带货行为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职业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为事件增添了曝光度,使得更多人了解了这一情况。 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舆情监测可以发现,相关话题在短时间内迅速登上热搜,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消费者表达了对虚假宣传行为的强烈不满,要求涉事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并进行赔偿。同时,部分消费者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虚假宣传现象表示担忧,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企业信用和品牌形象影响 此次事件对鲜多裕公司的企业信用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消费者的不信任感加剧,甚至波及到整个电商行业的信誉度。网红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虽然能带来快速的销量增长,但如果存在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等不诚信行为,将对品牌形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小杨哥本人来说,这一事件也无疑是一次巨大的信誉危机。作为公众人物,其在直播中的言行需要更加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其个人形象和粉丝信任度。 监管部门和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虚假宣传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部门有权对涉事企业进行处罚。此次青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鲜多裕公司罚款50万元,体现了对虚假宣传行为的严厉打击。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若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应按照“退一赔十”进行赔偿。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对企业诚信经营的要求。 未来展望 此次事件为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切勿为了一时的销量增长而忽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监管部门也需进一步加强对电商平台和网红带货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同时,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时也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多方核实产品信息,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只有在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生态。 小杨哥直播带货“牛肉卷非‘原切肉’”事件,不仅揭示了个别企业在产品宣传中的不良行为,也反映了当前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和消费者的理性选择,都是未来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希望此次事件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共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品牌公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