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昕搜舆情监测系统整理统计,5月1日至5月20日,关于 #胖猫事件# 话题词条的发文总量达到253.31万,互动声量5.83亿,影响力值高达762.34亿,舆论影响较大。
舆情回顾
查明真相,尊重事实—危机公关的不二法门
胖猫,一名21岁的游戏代练,通过网络认识了27岁的谭某,并与她建立了所谓的“恋爱”关系。在此期间,胖猫为谭某转账了51万元人民币。
然而,谭某被指控并未真心爱慕胖猫,而是利用他的感情进行金钱上的榨取。当胖猫发现谭某与其他男性有染,且欲与自己分手时,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最终在2024年4月11日选择了跳江自杀。
5月2日,家人晒出“胖猫”生前与女友的聊天记录,发现其生前疑似被PUA。网络上,各地网友纷纷下单点外卖祭奠,表达对“胖猫”的同情和怀念。然而,外卖空包、奶茶变水,悼念胖猫却引发了几家餐饮品牌危机公关。
对于这几家餐饮企业来说,“胖猫”事件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它考验了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危机公关能力;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产生了影响。
5月3日,针对外卖空袋事件,相关涉事企业纷纷发布声明。茶百道表示,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并以“胖猫”之名,向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茶百道爱心基金”追加捐款100万元,用于关爱青少年类公益项目。
此后,蜜雪冰城、华莱士、朱小小螺蛳粉、牛约堡等品牌纷纷发文致歉。不难看出,“胖猫事件”引发了一干餐饮企业的品牌公关危机。
可以说,茶百道在处理“胖猫”事件的过程中,其应对措施是得当的,尤其是其情感的表达和透明的调查态度,都赢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信任,成功地化解这场危机公关事件。
5月19日,警方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一段平常的恋爱关系,经幕后“导演”操控,演化成了一场侵犯隐私的大型网络暴力。
注:当地警方通报的一部分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信息总量走势图
从上图可看出,信息传播速度条12.67万条/天,该时间段内峰值点在2024-05-04时最高,共有信息53.21万条,媒体和网民对此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度将事态发展推向高点。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信息来源占比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253.31万条,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183.57万条(占比72.47%),其次是视频39.43万条(占比15.57%)、客户端25.51万条(占比10.07%)、互动论坛2.37万条(占比0.94%)、微信1.96万条(占比0.77%)、网站4586条(占比0.18%)。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媒体信息类型
从上图可以看出媒体报道信息1.89万条(占0.74%),非媒体报道信息251.42万条(占99.26%)。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互动声量走势图
监测时间段内,发文信息共有5.94亿条互动声量,其中阅读数最多,共5.37亿次,峰值点在2024-05-04时最高,共有1.91亿次。其次是评论数,共1860.79万次,峰值点在2024-05-19时最高,共有1294.92万次。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关键词云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发文信息中词频最高的是“胖猫”,共提及192.05万次,其次是“姐姐”、“嫌疑人”、“PUA”、“捞女”、“谭竹”。
2024-05-01至2024-05-20
微博热门话题Top100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媒体活跃度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新浪微博共有2362条,占比为42.54%,今日头条微头条共有1260条,占比为22.69%,东方财富共有438条,占比为7.89%,雪球共有306条,占比为5.51%,搜狐号共有247条,占比为4.45%,由此可见该时间段内平台媒体发布数最高为新浪微博,其次为今日头条微头条。
昕搜舆情监测系统-胖猫事件微博情绪地图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微博信息中“中性”情绪的发文最多,共84.56万篇(占46.06%),其次是愤怒,共48.58万篇。
媒体声音
5月5日,胡锡进为“胖猫事件”发声:愿纯情不被辜负,爱情无欺诈
5月20日,胡锡进再发评论《胖猫姐姐只是普通人,为何能“呼风唤雨”?》
“胖猫”自杀后,他的亲属痛苦、愤怒,前女友也有自己的苦衷,不知所措,双方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哪边都有情绪,如果放任情绪,并且扩大成互联网上发酵后的情绪对立,就会一团糟。所以这个时候,舆论场应当有一个最终的准绳,这个准绳就是法律。法律是要站到各种情绪之上的,它对所有人的基本权利给予保护。
人民日报评“胖猫”事件:站队不如站对,我们都应当警醒
警方通报专业而翔实,不仅还原了真相,解答了疑问,也还被网暴者以公道。同时,也让众多网友感慨:一个年轻生命逝去,大家出于朴素真诚的同情,却被网上不实信息欺骗,被裹挟进舆论漩涡。网络时代,海量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目的释放虚假信息,欺骗网友情感,煽动网友情绪的事不断出现。对此,我们都应当警醒:比流量重要的是真相,是基于事实本身的善恶是非判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假者应当付出他们应付的代价。我们要给相关平台提个醒,追逐流量不可脱离事实,一旦被流量裹挟,不仅“淹没”真相,更会贻害不浅。
新京报:
“胖猫”事件反思:不跟风网暴是网民基本修养
在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场里,辨别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仍然值得遵循。比如,坚持多方求证,听听事件各方的表述;学会共情,但不被情感裹挟;避免“贴标签”、非黑即白、立假想敌等逻辑谬误……
倾听“远方的哭声”,是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应当警惕的是,网络参与决不能“谁哭谁有理”“谁的哭声大谁更有理”,听到“哭声”以后问清背后的真相,才是参与互联网的正确姿态。
正观新闻:
“胖猫”事件的思考:如何树立舆论场的“公共性”
社交媒体时代,为公众带来了公共话题和私人话题、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互相渗透的复杂状况。没有人会否认网络空间言论表达的开放性、自由性,但也应该看到:一旦那根确定“公共性”“公共价值”的界线不复存在,不仅很容易造成对个体的误伤,比如“胖猫”事件中的谭某,更重要的是,公共讨论的价值和意义也会被消解,沦为个别网友给家长里短“断案”的一出出闹剧。
不管是此前悼念“胖猫”,还是批评谭某,相信大多数网友还是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但是“胖猫”事件也提醒公众,面对网络上的热点,有时候不仅要保持耐心,“让子弹飞一会”,更要试着去区分、辨别其中的“公共性”,培养自身的公共理性,关心事件里的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隐私。总而言之,还是要少一些无谓的猜测,多一些温暖的共情。
澎湃新闻:
“胖猫”事件反转: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
互联网已进入中国30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网络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网民也不是“流量导演”手上的“提线木偶”。网络越是蓬勃发展,我们越应该守护它的风清气正,让网络成为人们清朗舒适的精神家园,成为治国理政的“最大增量”。
面对网络舆论事件,让我们多一些对真相的追求,少一些对流量的追逐。
封面新闻:“胖猫”事件真相大白,重新审视网络心智与道德热情
在很多时候,围绕热点事件的网络“审判”,俨然就是一场“价值观投票”和“喊麦大赛”,弱者与悲情的一方每每能够赢得同情分,而声量更大的一方也能够阶段性构成一股碾压性的力量。当不同的声音,无法公平地同场、同时质证交锋,而只是先后出现、各擅胜场,“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或许就很难有“真相越辩越明”的正循环。或许,只有真正让网络心智成熟到足以匹配旺盛道德热情的地步,舆论才不至于被少数人操弄,网曝才可不至于滑向网暴。
中国妇女报:“胖猫”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真正的关怀与悲惜,是痛其所痛、抚其所忧,更是思其所虑。“胖猫”事件凸显了部分年轻人婚恋观的错位,也传递出对新型婚育文化、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现实需求。无论是时代赋予的责任,还是对家庭幸福、人生美满的追求,都需要每个人恪守法律、道德与正确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保护爱情,保护家庭,避免悲剧重演。
思考与启示
如果讲述起“胖猫”轻生前经历,或许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捞女专坑纯情男。
然而,“胖猫事件”却引爆了网络上一场空前的舆论热议:男女对立。
然而,无论是点外卖祭奠与疯狂猎巫,多是基于“捞女专坑纯情男”叙事的入戏和加戏,这典型地体现了危机公关公司在热点事件操作中的情感代入策略。
事实上,他们并不关心胖猫,只是关心自己可不可以借机泄愤;他们也不关心谭竹,只是关心自己有没有一个靶子。这种情感代入和非理性的入戏助推了话题热度,这也是很多危机公关公司惯用的手段。
他们不是在胖猫事件上充满正义,只是需要让自己的廉价正义感表演有附着物——刚好炒作与算法顺着“共情”网络将胖猫事件推了出来,让死去的胖猫成了“二次消费”标的而已。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这场彻头彻尾的虚构事件最终真相大白:“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是假的,是网红自导自演,摆拍引流的。
虽然人们已无数次掉进同一条河流,那条河流里回荡的,都是情感浓度超标的小作文、“只挑有利于自己的说”的单方面说辞、选择性呈现的聊天记录、虚实难辨的网络传言掀起的漩涡,如此,让事实真相被掩盖。
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说: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人类无知的状态,反而让人们进入了一个“新无知时代”—无数未经提炼和归纳的信息碎片,正在被不断创造出来,犹如“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大量缺乏判断力的受众浸泡其中,对偏见、虚假消息不加辨别地吸收。
也正因如此,“捞女-纯爱战士”的二元化叙事会轻易地击穿感情复杂交互模式的地表,快速在舆论场里搅起巨大的风暴——即便许多消息未经正视、双方说法呈现并不平衡。
在胖猫事件上,这次警方通报信息量不小,媒体划出了三个重点:
1、感情上,胖猫与谭某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多次在谭某家中约会,双方还曾共同攒钱谋划未来。
2、金钱上,胖猫向谭某转账317次共计79.9万余元,谭某向胖猫及其亲属转账179次共计46.3万余元,其中13.6万是在胖猫投江后退还胖猫家属,另外胖猫曾从二人共同攒钱账户中多支取7.5万元。经调解后,谭某全额退还经济往来差额。
3、舆论上,胖猫的姐姐刘某操控舆论:大号怀念弟弟,小号曝光谭某个人信息;找人代写文案以博取网民同情;有选择性地截取聊天记录,显示谭某“是捞女+骗子”;购买流量提升事件热度。
或许,胖猫可怜,他的不幸在于,没学会自己爱自己,无论是为了“爱的供养”而燃尽自己,还是因为结婚愿望落空而投江自尽,深情之余都显露了年仅21岁的他的不成熟—很多时候,够深情跟不够成熟也是一体两面。
谭竹可怜,她的不幸在于,她没意识到跟胖猫经济来往的不对和跟坊间流行的“渣女图鉴”的对应,会为她带来致命杀伤。
胖猫的姐姐原本也可怜,她的不幸在于遭遇了失亲之痛,但当她从不幸者变为加害者时,她就亲手让渡了部分被同情可怜的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胖猫事件”这场引发“男女对立”的非理性言论,煽动性别对立、扩大矛盾的言论,在网络平台引发不良影响,“微博管理员”于5月4日发布公告称将对“胖猫事件”中出现的违规言论予以分类处置,对该事件中攻击嘲讽逝者行为的按网暴标准予以处置,对煽动性别对立等将个体事件扩大为群体对立行为的将按恶意引战标准予以处置。微博共清理违规内容2569条,禁言235个违规账号。从舆情公关的角度来看,是恰合适宜的。如果借此机会“大赚流量”,通过挑起对立情绪收割“流量红利”,这既是对已逝者的冒犯,更是对舆论场的“污染”。
英国作家娜奥米·阿尔德曼说:用一种性别去压倒另一种性别的战争,既没有尽头,也没有胜利者。
“胖猫”已逝,一个鲜活生命黯然消逝,令人痛心。真相已经大白,舆情热议理应散去,愿逝者安息。
媒体热度与网络回应
从监测数据和媒体声音来看,胖猫事件引发的热度攀升迅速,而危机公关公司的介入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此类事件对公众情绪的影响重大,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思考: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危机公关公司的应对策略既要迅速反应,又需要注重事实的调查与披露,只有透明和真诚的沟通才能够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有效化解品牌危机。
通过这次事件,可以深刻体会到危机公关公司在引导舆论、修复品牌形象以及处理突发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舆情监测和分析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应对策略和执行力来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