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中外制药召开线上记者会,奥田修总裁兼 CEO 宣布,该司的提前退休激励措施已有 374 名员工报名申请。中外制药是又一家实施提前退休计划的日企,本批募集人员退休日期是 6 月 30 日,除正常的退休金外,公 ...
五一前夕,中外制药召开线上记者会,奥田修总裁兼 CEO 宣布,该司的提前退休激励措施已有 374 名员工报名申请。 中外制药是又一家实施提前退休计划的日企,本批募集人员退休日期是 6 月 30 日,除正常的退休金外,公司还将支付特别附加津贴,并由外部专业公司为他们提供再就业支持服务。 据介绍,这笔特别附加津贴约 104 亿日元,预计对 2023 财年业绩影响轻微。 算了下,这笔费用折成 RMB 大概约 5.3 亿元,估计每个人能分到 140 多万吧,算是对提前退休的激励吧。 本次提前退休计划招募对象没做数量限制,凡是至今年年底满 40 岁的正式员工和高级职员皆可申请,从 4 月 3 日开始截止至 21 日,共有 374 名员工报名。 中外制药的业绩一直表现很好,截止去年 12 月份,已经连续 6 年实现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中外制药仍然决定实施了提前退休激励计划,其首席执行官奥田修介绍了原因所在,在全球医疗资金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医疗费用和药品开支的抑制政策正在加速实施。另外,随着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进入,中外制药面临的经营和市场环境也变得非常严峻。 奥田修表示,中外制药将支持那些考虑提前退休从事第二职业的员工,以便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调整人才管理,应对就业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同时,也考虑了要实现公司 2030 增长战略中设定的研发产出翻番和每年上市一款全球新药的目标,也需要进行相当大的变革,即采取战略性资源配置和面向研发的员工结构改革。 提前退休计划在日本企业中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经历低迷时期的大企业中更为常见。医药行业之外,像东芝、日立等企业均曾实施大规模的提前退休计划,这是一种日本企业应对经营困境和结构变革的传统方式。 近年来,提前退休计划在日本药企中也比较常见。随着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兴起,制药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开始重新审视商业组织架构,采取提前退休等措施主动削减人力成本是常用措施,是行业内的一种共性表现。 去年 2 月初,安斯泰来就公布了 2021 年底实施的提前退休项目,有 650 人申请,发放了 158 亿日元的额外特别津贴。2021 年底,阿斯利康日本公司 从超 45 岁医药代表里招募了 50 人提前退休,另一家日本药企铃谦制药及三家子公司也在这个时期招募了 511 人提前退休。 更早一些,此前大咪曾有过分享,辉瑞日本公司在 2019 年就宣布实施 200 人的提前退休计划,一年后,日本化学药品公司宣布了 42 名医药代表申请提前退休,另一家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并购新基后也在 2020 年实施了提前退休计划,武田也是这个时期,就不一一给大家列举了。 作为一种主动优化人力资源的举措,提前退休项目对企业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是有帮助的。在激烈的运营环境和市场环境下,虽然年度业绩一直表现不错,但中外制药仍然实施提前退休计划,以控制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体现出较强的变革意识。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种举措对员工也较友好,因为采取的是提前退休而不是裁员的形式,除了正常拿退休金,还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并提供再就业服务,很大程度上照顾了员工利益。 日本企业以终身雇佣制闻名,即便有很好的激励措施,很多人也不愿意申请提前退休,去年初,大咪分享过一份媒体调查,有超过一半的日本医药人愿意继续担任现职直至正常退休,不过从年龄上来看,以年长者居多,有超 60% 的 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不愿意提前退休,但这个问题放在二三十岁的受访者身上,就仅有 30% 了。 这个结果也反映了传统的就业观念确实也发生了转变,在大咪印象中,提前退休计划最早大多是在日外企,因为这些跨国药企在全球运营,发现市场变化快,一半都是快速决策,快速行动,后来才慢慢有日本本土药企跟进,早些年很多日本同行听到有外企执行提前退休计划,也是普遍焦绿的,担忧自己的职业前景,现在看来,已经好多了,至少年轻人容易接受了,拿了补贴再找工作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