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开始疯狂打压中国企业。这一次,美国盯上的是中国科技界除了华为外的另一只“黑马”——大疆。 作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航者,大疆一骑绝尘,凭借自身实力占据了全球无人机市场80%的份额,几乎没有敌手,是真正的国货之光。这自然引起了美国的忌惮。美国为稳固其“全球老大”的地位,先是扶持本土无人机企业挤占大疆市场,后又将其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出口。 这一次,美国动用司法手段,以大疆侵犯了德事隆拥有的“远程跟踪控制”和“悬停控制”这两项技术为由,对大疆开出了2.79亿美元(约20亿人民币)的天价罚单。 然而事实真相又如何呢? 这不过是美国用来打压竞争对手所用的一种“专利陷阱”的老套路而已。之前,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都遭遇过类似的“专利流氓”式诉讼。 据了解,大疆在美市场以销售民用无人机为主,而德事隆的主攻方向却是军事直升机,完全不是一类产品,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德事隆提出指控的“远程跟踪控制技术”和“悬停控制技术”,之前并不是已用于实践的现成技术,而是出自前贝尔公司工程师之手的科研文章,主要用于学术理论目的。早在2009年,大疆就使用了“悬停控制技术”,比德事隆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2011年,还早了有两年。2019年,德事隆还曾示好大疆,有意将相关专利出售给大疆,但大疆早就有了自主研发的技术,而且两者专利没有相关性,并未理会。现在德事隆却反咬一口。 说到底,美国不过是想要给中企罗织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科技产业进行围堵打压,使其无法在海外发展罢了。更重要的是,美国明面上的侵权罚款只是手段,想要明抢吞掉大疆的技术和市场才是真。美国在利用国家机器明火执仗地豪夺方面是惯犯。 面对美国这种无理霸道的行径,大疆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据理力争,至今没有支付罚款,宁可退出美国市场,也要继续上诉。 为什么大疆能这么硬气? 那是因为大疆无人机的核心技术飞控系统和桨叶芯片是百分之百自己造的,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球。大疆在核心技术上保持独立自主性,拥有整个行业70%以上的专利技术,掌握了从设计、生产、销售等全链路自主化。过硬的技术优势,让美国无法对大疆进行技术封锁。 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占据市场主动权。大疆占据了全球无人机市场几乎形成垄断,美国的军方、消防、民用消费市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大疆无人机。美国制裁大疆,自身的利益同样会受损。 一旦大疆退出美国市场,还会使其在无人机应用方面远远落后于使用大疆无人机的国家。因为大疆没了美国市场,还可以有中东市场、欧洲市场,俄罗斯市场,而美国就没得选了,美国再也找不到像大疆无人机这样先进、好用且便宜的产品了。 而且大疆背后还有国家的支持。日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两项民用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ISO 4358:2023《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和ISO 24352:2023《轻小型无人机用电动能源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截至目前,我国主导制定并发布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4项,在编国际标准9项。这就是从国家层面在给大疆撑腰,向全世界表明,像大疆、华为这样的企业,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支撑。美国想要制裁大疆,也要在国际关系上掂量一下了。 当然毋庸讳言,大疆还存在芯片短板,需要美国的芯片,很多关键零部件也需要进口。但是无人机其实对于芯片精度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且,近日oppo因为各种原因解散了旗下芯片研发团队ZEKU(哲库),大疆毫不犹豫出手完成了对哲库科技团队的接收。这很可能会帮助大疆填补芯片层面的短板,实现完全国产化的飞跃。 近年来,不少中企都遭到美国的制裁和封锁。而华为、大疆的成功反制,也让我们意识到,唯有掌握核心技术,赢得市场主动权,才能避免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 这也给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就像任正非说的,妥协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中国企业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退让只会让对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Tiktok妥协犹豫,迎来了美国的侵吞。大疆勇敢斗争,才能保护好自己核心技术不被掠夺,保住自己全球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修炼好“内功”,不断加深自身的科技研发,让自己的地位无法撼动,才不惧任何其他国家的围堵打压。 中国企业,要敢于向美国说不,和国家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霸凌霸道,才能生生不息,迈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