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危机公关公司

一场异化的流量狂欢,农夫山泉遭网络言论持续攻击

发表时间:2024-03-14 10:57

根据昕搜舆情系统监测整理统计,2月25日至3月12日,关于农夫山泉舆论风波的发文总量达到743.87万,互动声量20.72亿,影响力值高达6559.28亿,舆论影响较大。

 

舆情概述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逝世后,一场围绕农夫山泉与娃哈哈之间旧日纷争的话题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从钟睒睒过去与娃哈哈之间的关系,到天然水与纯净水之争,再到东方树叶外包装争议,以及钟睒睒之子国籍问题等,网络上围绕农夫山泉的争议仍在持续。

 

这次的舆论事件,起因并不复杂,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网友发现,身为同行的钟晱晱和农夫山泉并没有公开吊唁。于是网友开始挖钟晱晱和宗庆后的陈年往事。很快,两个故事泛滥于短视频平台。

 

第一个故事是钟晱晱在30年前拿下海南、广西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口服液代理权,却通过“窜货”赚取第一桶金。被宗庆后取消代理权后,钟晱晱又利用原有的娃哈哈渠道迅速将龟鳖丸铺开货。

 

第二个故事是农夫山泉旗下产品曾深陷“砒霜门”,作为竞争对手的宗庆后却在落难时声援钟晱晱。而后者却长期利用“天然水强于纯净水”的公关策略让娃哈哈纯净水陷入不利之地。

 

这两个传闻,直指钟晱晱“忘恩负义”,上演了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当一个人或企业被扣上“不义”的帽子,放置在中华传统价值观中,自然引起的公愤。

 

按理说,谣言止于当事人。3月3日,这位“最低调的中国首富”终于坐不住了,发表《我与宗老二三事》一文,澄清了冲货问题以及和宗老的关系,也表示在追悼日当天已前往吊唁和献花圈。

 

原以为,事情到此会告一段落,然而,网上却出现了“农夫山泉打价格战,部分地区降价至1.1元/瓶”的消息。不知道这是超市的自发行为,还是农夫山泉的应对策略,总之对公众却有“挑衅”之意:你到底是选择国货,还是选择低价?

 

很快,舆论的攻击点从钟晱晱个人,扩散至整个农夫山泉。

 

首先,被指控民族立场不对。网友先是在招股书中发现钟晱晱的长子钟墅子是美国籍,后通过股权穿透,找到了农夫山泉的股东还有美国的先锋领航集团和贝莱德集团,二者被扒出是排核污水的东京电力公司的大股东。

 

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网友拿出了东方树叶包装,分析其充斥着日本元素;旗下另一个茶饮品牌茶π的字体设计得像靖国神社;就连农夫山泉的红色瓶盖被认为是日本国旗……

 

 

其次被指控虚假宣传,恶意竞争。经过短视频的科普,如今公众了解所谓的天然水只不过是水库水,当年农夫山泉不过是利用信息差和认知差赚钱,于是信任关系瞬间被捅破,公众开始重新审视农夫山泉的一些商业行为,比如有人拍到农夫山泉业务员在超市阻止其他饮料进入农夫山泉冰箱柜,甚至被曝出以亏本倾销的形式抢占线下、自动贩售机。

 

这些原本属于正常的商战细节,却变成了农夫山泉和娃哈哈“恩怨情仇”。在不少人的观感中,宗庆后和钟晱晱成为了剧本中的大英雄和大反派。一个是心怀家国的民族企业家,一个是靠投机和炒作的逐利商人。

 

事已至此,农夫山泉任何的解释都是苍白的,尤其是钟晱晱儿子是美国籍的事实,成为了舆论漩涡的中心点。

 

此时,这场舆论事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站队。

 

在一些短视频中,有企业将公司里原本的农夫山泉的水都替换成娃哈哈;一家超市退掉农夫的冰箱柜,点赞很快突破10万;有父亲在视频里教育孩子,爱国就喝娃哈哈;甚至在线下,杭州某小区两位大妈指责一个年轻人喝农夫山泉……

 

3月10日,江苏常州地区两家7-11便利店因停售农夫山泉所有相关产品,相关消息显示,门店方不出售农夫山泉等产品是因该公司涉嫌“媚日行为”。此外,财新网信息显示,农夫山泉包装水、茶饮料品类均出现两位数下滑,线上销售断崖式下跌。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信息总量走势图

 

从上图可看出,信息传播速度条43.76万条/天,该时间段内峰值点3月7日最高,共有信息99.55万条,媒体和网民对此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度将事态发展推向高点。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信息来源占比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743.87万条,视频是主要传播平台,共360.56万条(占比48.47%),其次是客户端27.81万条(占比37.39%)、微博84.58万条(占比11.37%)、互动论坛11.75万条(占比1.58%)、网站6.27万条(占比0.84%)。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信息属性占比图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敏感信息共有414.09万条(占55.67%),非敏感信息共有324.42万条(占43.61%),中性信息共5.35万条(占0.72%)。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关键词云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发文信息中词频最高的是“农夫山泉”,共提及43.96万次,其次是“钟睒睒”、“娃哈哈”、“美国国籍”、“网暴”、“东方树叶”。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媒体活跃度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今日头条共有12,700条,占比为53.76%,新浪微博共有3815条,占比为16.15%,抖音共有2713条,占比为11.48%,懂车帝共有1251条,占比为5.30%,小红书共有1129条,占比为4.78%,由此可见该时间段内平台媒体发布数最高为今日头条,其次为新浪微博。

 

农夫山泉舆论风波微博类型

 

从上图可看出,该时间段内评论微博共54.40万篇(占64.32%),转发微博共24.10万篇(占28.5%),原创微博共6.08万篇(占7.18%)。

 

媒体声音

 

多家主流媒体参与了报道,主要聚焦事件原委和进程,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企业家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期望此次娃哈哈与农夫山泉舆论事件成为真正认知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开始,而不是反之。凤凰网财经更是提出了“谁在围剿农夫山泉”的问题,认为网暴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范围,在舆论下沉的时代,民族主义情绪过分发酵会危害营商环境,伤害民族品牌,放纵对农夫山泉的“猎巫”行动无疑是作恶。

 

财新网:《农夫山泉遭网络言论持续攻击 销售、股价双跌》

钛媒体:《“谁在围剿农夫山泉”?恐怕不是正确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宗庆后曾在“3.15”评价农夫山泉“我和他,没有矛盾”》

蓝鲸财经:《围剿“孤狼”:农夫山泉跌入舆论漩涡,饮用水江湖风云再起》

凤凰网财经:《谁在围剿农夫山泉?》

中国商报:《这么多年都被忽悠了?农夫山泉陷水质争议,“天然水”被指徒有其名》

极目新闻:《农夫山泉“摊上事了”》

 

意见大V

 

胡锡进:

 

互联网戾气样的风险在最近几年变得强烈了,这是个新情况,中美关系严重紧张,增加了舆论在对外方向的敏感和冲动。如果我们的网民能够对民营企业家们更包容些,多看他们对中国经济做了什么贡献,少揪批他们的私事,尤其是那些合法的私事,那样一定是会给我们的营商环境加分的。但是,这场对农夫山泉的“网暴”连个领头的KOL都找不出来,它就是网民们自发联手干的,这种情况的纾解也是最难的。在这里,情感和情绪是第一位的,几乎就是一切。

 

吴晓波频道:

 

不知道这次钟晱晱和农夫山泉能否再次挺过去,但有一点值得探讨的是,此起彼伏的舆论事件,到底会不会让“民营企业如履薄冰,失去恒心和信心”。

 

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

 

当下的大众,进入到一个越来越明确的状态,就是简单化,即当人进入到一个大众群体的时候,思想越简单、越标签化。“农夫与蛇”听上去当然很荒谬,甚至是无妄之灾,但事情就是在这个简单思维模型的运作下发生了。

 

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首席研究员-胡宏伟:

 

这一事件无疑伤害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其最大的危害性在于撕裂民营企业家群体,挑动了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舆论情绪,人为地制造了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矛盾对立。

 

和恒咨询创始人-徐朝华: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娃哈哈和农夫山泉两家公司的事情,甚至它俩都不再是主角,而成为了别人主导和演绎剧本的素材与工具,一开始集体无意识的共振,被演化为了有意识甚至恶意引导的话题,话说重一点,成为了别有用心者“吃人血馒头”的工具。

 

正见品牌战略创始人兼CEO-崔洪波:

 

从公关层面来说,具体而言,“见招拆招”不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式。因为当舆情危机到来时,品牌很难通过自己的解释,通过自证清白等来主导舆情的发展,而且舆情的演变也很难在品牌的预料之下。所以品牌最好可以选择沉默,这是一个方案,另一个方案是化解,从另一个逻辑出发来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财经评论员 鲸平台智库专家-郭施亮:

 

农夫山泉作为港股上市公司,也是公众公司,在公司面临巨大的消费者信任危机以及品牌危机时,不仅需要为消费者负责,更需要为股东负责,因此不能够只考虑冷处理。

 

思考与启示

 

2024年,中国首富钟睒睒和农夫山泉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中国两大饮品品牌,一起被推上了热搜,只不过,一个被热捧,一个被拉踩。短短几天的时间,娃哈哈和农夫山泉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再次向我们展现出了舆论的力量。

 

首先是情绪的煽动带动销量的变动。娃哈哈紧急补货,农夫山泉被骂到关闭直播间,鲜明对比的背后,是网友情绪宣泄的一种表现。在这里,同一种“爱国情绪”,带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次是认知的改变带动消费的改变。农夫山泉的口碑急剧下滑,被消费者“抛弃”。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数年前的莲花味精,突如其来的“致癌论”让莲花味精一夜之间跌下神坛,历经10年的挣扎后才又“起死回生”。当舆论改变了人们的认知,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的改变。如今,农夫山泉就面临着用户认知的改变,而一旦新的认知形成,将为品牌带来长远的影响。

 

第三是舆论力量之强大,是“捧”是“杀”仅在一息之间。

 

舆论热度面前,两大品牌的命运被改写。但不可否认的是,娃哈哈近几年走“下坡路”与其战略布局不无关系。接下来,热度降下后,娃哈哈能否撑得起消费者曾经的热捧,还有待观察;摆在农夫山泉面前的困境更为明显,面对舆论目前还做不到清者自清的农夫山泉,未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修复此次事件对品牌带来的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围剿”农夫山泉的舆论风波中,一些对舆情表示担忧的观点,在3月4日后开始逐步出现。

 

首先是浙江官方媒体、浙江日报旗下账号涌金楼发表《市场那么大,容得下两瓶水》,表示“编故事”“扣帽子”的行为只会让民营企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让企业失去了恒心和信心;3月6日,涌金楼发表《宗老与老钟》一文,表示没有必要一拉一踩,宗庆后和钟晱晱都是浙江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我们需要保护好他们;3月5日,浙江省委宣传部也发文《爱国情怀岂能这样消费》,呼吁停止“只看立场、不论是非”的倾向。

 

其次,凤凰网《风暴眼》认为,这种局面的演变,已经超出了农夫山泉和很多人的预料。原本的商业竞争,似乎已经被不理智的情绪所裹挟,演变成了一场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猎巫。

 

所谓的猎巫,是借用中世纪的欧洲迫害女性的说法。人们以各种理由,将女性称为巫女,然后大肆逮捕,并将其送上审判台,拒不认罪的人甚至送上绞刑架。在封闭的社会空间,爆发的群体性歇斯底里,最终导致人人自危。

 

“农夫山泉风波”已经具备典型的猎巫特征。有些人甚至假借“爱国”之名,对其他人及其经营实施暴力指控,更有人以“爱国”之名,大肆举报商家卖日货,进行道德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宣泄,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 还伤害了许多勤恳经营的个体户、小商家和企业家的心。

 

这波汹涌的舆论狂欢背后,还有一股力量不可忽视,一些“吃爱国流量饭”、“做爱国生意”的人,瞅准机会,将追捧娃哈哈、踩低农夫山泉的宣泄做成一波流量生意。

 

在他们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嘲讽农夫山泉的阵营,真相和情绪夹杂,是非已经不重要,在流量的引诱下,甚至导向荒诞。在这种集体流量狂欢里,喝娃哈哈成了正义,选择农夫山泉则成了道德污点。一些企业因惧于消费者的影响,不得不跟风,下架农夫山泉。

 

在算法时代,流量决定着潮水的方向,也吞噬了正常的商业行为。

 

是时候停止对农夫山泉的“围剿”,让产品的归产品,让商业的归商业。

 

理想的商业竞争应该是公平、透明和基于市场力量的。它应该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或服务的优势以及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应该掺杂太多的杂音。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农夫山泉还是娃哈哈,只要为消费者提供好产品,那就应该是好企业。